- 前言: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,有不同的特質,爸媽要學會欣賞,了解每一個孩子的特質,並按著每個孩子不同的需要給予愛的表達!
我相信每個爸媽都是愛孩子的,但每個人的表達方式都不一樣,每個世代,因著大環境,經濟條件不同,也造就出不同的表達,像4,5年級的爸媽們都忙著工作,當時也沒有週休二日,每個家庭平均生2-4個小孩,印象中都是大的帶小的,爸媽總是努力賺錢,希望給孩子唸更多書,不要輸在起跑點!
隨著時代變遷,現在6,7年級的爸媽們,大部分生1-3個,也因著週休二日假期,還有少子化,大部分父母總是在週末會安排許多的親子活動!希望給孩子有更多的陪伴!
然而不同年齡層的孩子他們需要的也不一樣,在嬰兒時期(0-2歲)他們好需要被擁抱,滿足他們的生理需求,吃喝拉撒睡,當他們有需要時父母可以滿足他們的需要,就會覺得很被愛,常常擁抱同時也會建立他們很深的安全感!到了幼兒時期,約2-6歲,開始會表達,有自己的意見,不再是乖乖聽話的小孩,常常把爸媽弄到理智線斷裂,他們需要更多的同理,尊重和教導,常常有父母因為小孩哭鬧,就什麼都順著他,而讓孩子沒有界線,沒有規矩,這會讓孩子不知所措,養成自我中心,每個家庭爸媽應該要設立界線,什麼事可以做,什麼事不能做,訂好規則也要有獎懲,並且說到做到,這非常重要! 小孩一定會極力挑戰爸媽的底線,記住:態度堅定,言語柔和! 這能幫助孩子有穩定的情緒,所以爸媽千萬不要在怒氣中處罰孩子,如果真的不小心失控了,那記得睡前一定要道歉,不要讓傷害發酵到隔天,我的孩子從小開始,我就會每天對他們說,我愛你,不管你乖或不乖,爸媽都一樣愛你,你是爸媽的心肝寶貝,也謝謝你愛爸爸媽媽,愛弟弟,常常對孩子說讚美肯定的言語,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健康的情緒,不論孩子幾歲,這些表達都很重要!
下集待續~